511 Elcano Street, Binondo Manila
(63) 2- 2432913/14 sales@guasoph.com
slide

(三十一 ) 2. 瘤(二之二)

瘤 ﹝二之二﹞ 洪文   瘤的細胞要大到直徑一公分左右的大小,才會在篩檢中被發現,平均需要十年至二十年時間。先兄的瘤隱藏腸內十五至二十年時間未被發現,腸、瘤已互相適應,互相共活,所以沒有手術。「瘤」如果沒有疼痛、厭食、掉髮、皮膚變黑之類自覺病狀,在健康檢查發現的所謂「癌症」,百分九十九都不是「真正癌症」,這個重點必須謹記,而是「良性瘤」。 另一重點亦須留意,凡透過乳房X光檢查發現的瘤,百分九十九也不是「乳癌」,而是「良性乳瘤」,女人乳管內一些「良性瘤」細胞對女性荷爾蒙反應產生的「乳腺症」,會慢慢消失無蹤,不要急動手術,切除全部乳房,影響夫婦性行為,還會留下許多手術後遺症、併發症;造成身體重大傷害,隱形風險。醫生不會說明手術後遺症,併發症的真相。 一般女性乳房都有隱藏小粒形比一顆米小的細瘤,只要由內科醫生在乳房表皮剖開一小縫隙,擠出小粒,敷抹消毒藥水,隔天復原,費用大約菲幣壹千元左右。一個摯友的太太,乳房有小粒相似狀況,割雞卻用牛刀,尋診手術外科醫生,手術前講妥只取出小粒,豈知「生死狀」一簽,推入手術房,竟將整顆乳房切除。太太悲不自勝,丈夫哀聲嘆氣!不只影響夫婦的性生活,手術費用菲幣十幾萬元,這種牛鼎烹雞叫做「過度治療」。 一些醫生在醫療實踐中是沒有感情的,以「有治療,就有進賬」的手段,做「過度治療」的陷阱。「過度治療」是刀山劍樹,醫療環境險惡,是禍非福。 「子宮頸」瘤因性行為病毒感染「上皮細胞引起慢性變化」,百分九十九不是毒癌,而是「良性瘤」。最好避免手術治療,其後遺症真相即骨盤中「淋巴結」、支配膀胱、直腸的神經會被切斷,產生排糞尿困難外,更厲害者,醫生肯定不會告訴患者:「女人陰道直徑會短少三分之一」,夫婦無法性行為,這句話是一個治療癌症經驗四十年退休仁醫說的。少數手術醫生可能也不知道「女人陰道會短少二寸」這麼一回事。 說到性行為,不妨濡筆一下,「性行為」的強弱不是隨年齡增加而衰竭;不是逐漸失去性能力,反是性能力隨年紀增長而共活、共存、共享直至逝去。不要自餒,多運動,多走路,夕陽無限好,晚霞掛樹梢。歧路亡羊,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所有「生死狀」千篇一律寫明「通權達變」,亦即「凡手術過程中遇有突然發現病變事件,醫生得主宰從權應變」,所謂「從權應變」是一些醫生的「隱形欺詐」,為什麼不惜這樣欺瞞脅迫病患者,因為病患者一時不要接受治療,這類醫生就會失去生活所需的經濟來源,一旦丟了飯碗,任誰都會頭痛。 手術房長久以來隱潛許多不能說的秘密。在無經過分辨、剖白的腸瘤,手術後引發的併發症、後遺症,令人聞風喪膽,畏懼變色。我的同學今年,二零壹五年初發現腸裏有瘤,不分皂白,不辨好壞,手術醫生就勸他動刀切割,在手術過程中,紮結血管。手術後翌日,患者肛門大量瀉血,經檢查後,發現醫生手術完畢,沒有解開血管的紮結,造成血管破裂,再進行第二次手術,後遺症疼痛,病人自忍,手術費用照拿不誤。另ㄧ案例,一個好朋友的兒子,年紀輕輕,去年就發現膽囊生石,問診的外科醫生主張手術取石,不料醫生不是取石,竟把整顆膽囊切除,兩者「以何為易」?留下後遺症令人一生不堪回首。膽汁是肝臟分泌的液,其功能是調節油膩,助消化之用,沒有膽汁調和胃腸消化系統,釀成腸滑溜,胃光滑,每每餐飲中途,隨時排糞,苦不堪言,悔恨終身,不要輕信不仁醫生的諂媚之態。巧言令色,鮮矣仁!治療疾病不要姑息誤事,「過度治療」不是福,自生禍患。    

slide

(三十一 ) 1. 瘤(二之一﹞

瘤﹝一﹞ 洪文 「瘤」是一種血液積聚,不能流通,以致腫脹而增生的肉塊。「瘤」沒有分辨出「有毒」或「無毒」時,總稱為「瘤」,亦稱「腫瘤」,無毒是「瘤」,有毒是「癌」,小心分辨,往事前歡後憂縈方寸。醫病「防微杜漸」,治療「憂在未萌」。 瘤症是誤診最多的疾病,一失足成千古恨,慎選仁醫治病,保護自己不受醫生的誤導,是最理想的治療途徑,仁醫者思不出其位,謹守分寸,洗手奉職,當慮則慮,當割則割,不會越職,不會出軌。 「瘤」要化驗,分出「無毒」與「有毒」二種;化驗無毒,稱為「良性瘤」;化驗有毒叫「惡性瘤」,俗稱「癌症」。「瘤」百分九十都是「良性瘤」,只有百分十才是「惡性癌」。多數醫生一旦發現有瘤就皂白不分,一概主張手術切割,其實很多「良性瘤」不必動刀切掉,多此一舉的醫治。少數醫生亦經常以「瘤變」為藉口,做「不實恐嚇」。所謂「瘤變」是一些醫生謊稱為「預防良性瘤」轉化為「惡性癌」。「瘤變」是這些醫生想法出軌的術語。仁醫者說「良性瘤」根本不會轉化為「惡性癌」。這些只有退休高齡仁醫在私人交流場合才敢說出的真話:「醫生應該正其道不謀其利」,所想所思不出軌。不會過甚其詞,解說正確,分毫不差。 美國二零零五年醫學報導「瘤初期診斷判錯病症比率高達百分十二,即每一百人就有十二人是誤診,由良性瘤錯判為惡性瘤」。其實個人身體狀況自己最清楚,決定療病是自己,不是醫生。所謂「誤診」究竟背後隱藏著什麼病患者不知道的玄機?到底是「真的誤診」?或是「不實使詐」?醫病最可貴是追本究源,不可滿足於一知半解。 「良性腫瘤」不會復發,不會轉移,多數不必手術,只要勤於掃描;「惡性腫瘤」令人談虎色變,醫生有時真的判錯病症。也有使詐醫生玩弄手法,移花接木,顛倒真相,欺上瞞下,由「良性瘤」狡辯為「惡性癌」,醫生的甜言動人,却是刀刃之蜜,有截舌之患,這一種必須格外小心,分辨清楚。抗癌藥物劇毒,沒有實際延長生命的效果。瘤在體內處處可生殖,大如胃瘤,小如陰莖瘤,生殖部位不同,指標就互異,徵兆也不同。 惡性瘤稱為「癌」,俗稱「毒瘤」,凡人體五臟六腑,皮膚所生有毒腫脹的瘤,統稱為「癌」。「良性瘤」轉化為「惡性瘤」,沒有案例,是種訛言傳訛。是醫生刻意恐嚇病人屈從治療的術語,背後隱藏著很多病人不知道的陰謀? 分辨瘤的良性與惡性:在初診時發現體內有瘤,先由醫生在瘤的不同部分箝出四至五小肉塊送往化驗,化驗無毒,就是「良性瘤」,因此不必驚慌,可以暫時不理,只要勤於掃描,每六個月一次,以比較體積大小,靜靜觀察;化驗有毒,就是「惡性瘤」,即是「癌症」,必須泰然自若,應對小心。這是不能治癒的惡疾,急也無用。 「良性瘤」不會變癌,不一定選擇手術割除,但要勤追蹤,掃描SCAN一次,費用大約幾百元,負擔不重。如非必要,最好避免輻射治療,一次斷層掃描MRI就有致癌的風險,如與X光比較,MRI的輻射是X光的三至四百倍,放射線一定會傷到細胞的DNA。所以「自己的身體,自己作主」。不要輕信醫生「不會說謊」。先兄被一個外科醫生「不實恐嚇」,初診發現大腸生瘤,不先分辨「良性」或「惡性」,一概歸類為癌,恫嚇先兄必須立刻當夜住院,翌晨動刀,活命只剩三天。似此迫切,一般患者聞後都會手忙腳亂,一定上當,受他愚弄。即使初診時發現「末期癌」,至少還有四個月活命。 治療腸瘤先由內科醫生以「內視鏡」檢查瘤的大小,是否有毒,隱藏腸內時間的久暫,無阻塞糞便排泄,不論是否有毒,不須手術。最好是「追蹤」、「觀摩」、「掃描」。沒有發生症狀的變化,就不要接受手術治療。        

slide

(三十) 徐老半娘 、嘆為觀止 與臭味相投 封面

            洪 文 2015年   徐娘半老 狗雖老猶獵,馬雖老猶駿 七月二十三日刊登於商報 嘆為觀止 是真善美,是褒義詞 七月二十三日刊登於商 臭味相投 泛稱「沆瀣一氣」,褒辭貶辭通用 七月二十三日刊登於商報  

slide

(三十) 2. 嘆為觀止

      嘆為觀止 是真善美,是褒義詞 洪文   「嘆為觀止」一詞喻指看到極好的事或物,其他就不必再看,是褒義辭 ,嘆賞事物好到極點,用在讚美主語的辭句。 「嘆為觀止」源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國有名賢人季札說的。季 札在魯國觀賞音樂舞蹈,看到《韶箭》舞時,讚嘆不已,說:「觀止矣,若有 他樂,吾不敢請已」。「觀止」二字被用來嘆賞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盡善盡美 ,用在主語的正面,不是用在主語相對辭。 「嘆為觀止」常被錯用,絕對不能用在貶義辭句,一一一壞、惡、劣、 敗、傷、貪、腐一一一負面主語,切切不可褒辭貶用,不然就會構成嚴重錯用。 應用這句成語還必須小心區分主辭是人或是物;不能含糊使用。如果句 中主辭是「人」,一定只能用「嘆為觀止」四字。假如句中主辭是「物」,就要 多加「令人」二字一一一「令人嘆為觀止」。 說到錯用成語「嘆為觀止」,令人汗顏;想到錯用成語「梅開二度」更 是冤枉,原本清白無邪的辭句,竟被用為男女暱褻之辭,形容男女一夜歡好二 次。引用優雅詩句,或是成語,隱寓難以啟齒的猥褻行為。 淵源「梅開二度」一詞的典故,有一段十年寒窗,刻苦攻讀梅良玉的故 事。梅父被害,梅良玉被人救出,寄養在父親摯友陳日升家中,陳君視他如同 己出,常常帶他在自家花園祭拜梅良玉的父親,責成良玉發誓攻讀詩書,考取 功名。 一夜狂風豪雨,風吹雨打,把整棵盛開的梅花,一夜朵朵凋零。後來雨 過天晴,陳日升再帶梅良玉祈求神明顯靈,指點良玉前途迷津,如能出人頭地 ,就讓梅樹花朵重新綻放,真誠感動天地,梅花再開,滿園芬芳。所以「梅開 二度」這是象徵吉祥,鴻運臨頭,梅良玉進京考試,高中狀元。 「梅開二度」是褒義辭,象徵吉兆,完全沒有白藕香中見西施,也沒有 玉梅花下遇文君,怎會不曾真個也銷魂,沒有「男女再度歡好」,暱褻的意思 ,實在含冤莫白。                    

slide

(三十) 3. 臭味相投

      臭味相投 泛稱「沆瀣一氣」,褒辭貶辭通用 洪文 「臭味相投」的「臭味」,原指氣味,不分香臭。本形容性情相合,彼此意氣相投,膩在一起。古時含有褒意,今則多含貶義,其實褒貶通用。 古今二代對「臭」字的解釋,意思白雲蒼狗,變化很大。如要追本窮源 ,就必須根據上下語句,判斷其所含褒貶辭意。如「親芝蘭其臭聞香」,「香 氣芬芳」。「臭味喜相投」、「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都指氣味相投,「臭」字的對語,當褒義辭用。 近鮑魚其臭聞腥,「氣」味不好,也喻「氣味」,以形容辭解「臭」字 ,應釋與「香」字相反,「臭氣薰天」,也是泛指共同嗜好的人喜歡聚集一堂 ,不是單指嗜好不好的人,也不是專指壞人,而是興趣相投,一般人經常把這 個語辭當貶義辭用。 「臭味相投」的臭字,含意是「氣味」的總稱,同類相投,不論「好氣味」或「壞氣味」,都是互相投合,用在辭句的正面謂之褒,用於辭句的負面 稱之貶。判斷褒貶辭句,端視上下句子的辭意。 「沆瀣一氣」指唐代崔沆,崔瀣二人疑有串通,互相包庇,源出《南部 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喻指「崔沆,崔瀣」彼此氣味相合,或是臭氣相投,含意都是一樣。 這裡「崔沆與崔瀣」,喻包容袒護,朋比為奸,也謂「臭氣相投」,以 貶義辭用。 還有「不足為訓」這個「訓」字,一些人經常也是解釋錯誤,當做「教訓」、「教誨」解,將「不足為訓」一辭錯釋為「不足成為教訓」、「不足構 成教誨」,與原來意思幾乎相反。用心研讀含義,不難揣摩出這句成語的本意。 這則成語中的「訓」字,應解為「典範」、「法則」、「準則」,不足 為法的意思,說明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是榜樣、或是楷模。 「不足為訓」源自明朝《詩藪續編》,「君詩如風蠄巨鯨,步驟雖奇, 不足為訓」。全句的意思是「不足以當作典範」、「不能效法的楷模」。這句 成語不論「正、反」或是「對、錯」的正確解釋相去天差地遠,小心擇用。                          

slide

(三十) 1. 徐老半娘

    徐娘半老 狗雖老猶獵,馬雖老猶駿 洪文 「徐娘半老」今形容中年婦人,古時「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年老猶與人私通,出乖露醜,行為淫蕩,僧俗通吃,語意含輕佻。 「徐」是姓氏,「娘」是婦人。「徐娘」指梁國將軍徐銀的女兒叫徐昭佩,嫁梁元帝蕭繹為妃,二人感情不好,互相譏笑。蕭繹一眼瞎,不能以二眼看,因此徐娘每每臉部化妝描眉畫眼,只畫一半,叫「半面妝」,諷刺蕭繹獨眼,故梁元帝蕭繹不能寬恕徐娘。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出自《梁元帝徐妃傳》,今時泛指齡屆中年仍然冰肌玉骨,美貌動人的婦人,變為古今潔淫不分。其實,古代的「徐娘」專指「類如徐娘」放蕩的婦人,而不是指一生守節的女子。 貞婦白頭未失節,不能概用「徐娘半老」來形容晚景未失守的女子,如釋之類如「徐老半娘」的句子,隱喻行為放蕩。不可貶辭褒用,切戒不可用「徐老半娘」來形容敬重的長輩。 徐昭佩「徐娘」先私通一個和尚,暗中鬼鬼祟祟的偷雞摸狗,久而生厭 ,又與梁元帝的侍衛名叫暨季江通姦,初時還遮遮掩掩,久而久之,居然公開 來往,蕩名聞遐迩,有人問暨季江「昭佩滋味如何?」,暨季江沒有隱私回答 :「狗雖老猶獵;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蕩」。暨季江這個人品德壞透,竟 然以「犬馬」形容徐昭佩,蕩魄銷魂的醜態,淈其泥又楊其波,徐娘所識非人 。 公元五百四十九年,梁元帝聞及,怒不可遏,立令徐娘自殺。徐昭佩投井自盡,梁元帝還將屍體送回娘家,附書讉責她的淫蕩罪行。 徐娘貴為帝妃,不知自愛,不守禮法,生活放蕩,三番二次與人通姦,不受三貞九烈的道德規範,所以下場可悲。 「徐娘」稍傾貶義,因其行為不檢點,放蕩不羈。「徐娘半老」通常多與一句「風韻猶存」連用,形容類似「徐娘」們的婦人雖已年近半百,風采姿色依然。如果單用「風韻猶存」一句,是以讚美婦女風姿美貌依舊,有一吸人的內在成熟美。如加上「徐娘」二字,則隱含輕薄之意,小心選用。 寫到貶辭褒用,忽然又想起一句也是經常被人錯用的成語「罄竹難書」 ,意謂砍盡竹林做竹片也寫不完,形容罪行多得握髮難數。 貴為一國高官也曾錯用這句成語,貶辭褒用,「罄竹難書」專記罪行。語出《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形容罪行,災亂,異象多得寫不完,無法一一記載。 比喻喜事,善行極多,不能勝數,一概不能以「罄竹難書」來表揚。                    

slide

(三) 新聞眼,記者心封面

            洪 文   2013年 新聞眼,記者心 記者是公眾新聞的耳目,編輯是新聞真假守護神   十二月三日刊登于商報   天之殺物正以成物格言二則 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彰,草木不經霜雪生意不固 十二月五日刊登於商報      

slide

(六) 中華文化瑰寶封面

            中華文化瑰寶 邵教授建寅先生 中正五年晦明風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洪  文   2013年   第(一)篇十一月六日刊登於商報、 菲華日報、世界日報 和聯合日報。     第(二)篇十一月七日刊登於商報、 菲華日報、世界日報 和聯合日報。    

slide

(六) 1. 中華文化瑰寶﹝一﹞

    中華文化瑰寶( 一 ) 邵教授建寅先生 中正五年晦明風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洪  文   名不由外來,善不可虛作:名譽不是仰賴別人,是透過實幹而得到,非虛作而有獲;善 德不是沽名釣譽,是倚靠努力而具有,非無施而有報。 菲律賓華文學校聯合會定於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七日晚上七點假岷里拉大飯店頒授邵教授 建寅先生「華文教育終身成就獎」。譽崇望重,實至名歸,其成就對人、事、物影響非常廣大 。樹學界典型,其功業事蹟將載入菲律賓華僑史冊。聲蜚青史,光耀杏壇。有德者,不失其赤 子心風範。 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善者必得昭名,邵教授一生嘉言善行,不勝枚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邵教授是一位著名教育家,屢念獨樹不成林,單絲不成綫,非組織華校聯合會,無以致 遠。熟思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到處奔波,一臂肩起。是菲華文學校聯合會創會主要發起 人。宵衣旰食,櫛風沐雨,權衡華文教育利害得失,審注輕重。不顧困難,一力承當。 一九九三年毅然發起組織全菲華文學校聯合會,夙夜匪懈,心力交瘁,在他運筹帷幄之 下,眾煦漂山,眾志成城,終於如願以償,盡合所期,會員遍及全菲一百二十五家華文學校, 這樣華文教育才有根植於下,有實核於內,柢深葉茂,聿成華社兩大支柱華报、華校之一,二 十載如一日,砥柱中流。誠難能可貴,邵教授是中華文化瑰寶。 建寅先生高瞻遠矚,登高望遠,懷教師暮年之憂,於校聯成立十周年時,籌募教師緊急 醫療補助基金。邵教授昂昂若千里駒,人中騏驥。不辭勞苦,登高一呼,應者如流。邵教授桃 李滿天下,門生眾多。一舉籌得基金菲幣三千六百萬元,當時幣值強勁,今非昔比。立章規定 ,基金不得挪移他用,年年生息,恩澤現任教職員及暮年退休老師,功德圓滿。邵教授如黃山 古松,傲然卓立。似天不言兼覆之功,故成其大;地不言周載之勞,故成其廣,功成身退,一 片冰心在玉壺。 善為上者不忘其下,善射者不忘其弓,邵建寅教授任中正學院五年院長,一心奉職,始 終不渝,每年調升教職員薪水,從不調節自己俸祿,五年如一日。他退休前更將五年院長薪酬 全部捐獻中正學生文學創作基金會。任五年無償院長,立菲華文化教育界典型,菲華教育史上 鮮人能比,鮮人能及,這種風範,名垂竹帛。建寅先生如熬寒梅花,獨先天下而春,又不爭春。 中正五年,風雨如晦,一九八九年,邵教授走馬上任,披星戴月,奔波辛苦,為開創優 質教育事業宏圖,不畏困難,早出晚歸,披肝瀝膽,雞鳴四點鐘起牀,伏案執筆直書教育綱領 ,演講辭,傾刻數千言。長於杏壇演講,言泉流於唇齒。精於文章,思風發於胸中。中正經一 番披荊斬棘,大力整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是中正學院最鼎盛年代,校務蒸蒸日上,全院學 生七千一百六十,教職員六百,是全菲華校生數最多學院。邵教授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善為師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值得借鑑。 建寅先生辦學理念,教育方針,企業管理,汲汲播種,默默耕耘,其所思所考,廣受華 文教育界學者吸納引用。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邵教授生性沉默不語,從不自誇自讚,然桃 花艷麗,李實飄香,人群摩肩接踵,前來取經,自然踏出一條路徑,教授這朵奇葩忽先開,百 花後齊香。 論及華校聯合會的創立,中正五年校務革新,中華文化掌故。邵教授侃侃而談,如數家 珍,其教育理念如桃李不脛而走,教育學者向其借鏡者不可勝數。他自謙一介書生,然其做事 ,有始有終,不達目的不甘休。一觸及焦點要旨,則以言傳身教,現身說法,屢屢語妙天下。 談到師資培訓,外來教師聘任的核心問題,過程中途遇困,他摩拳擦掌,以瑞雪兆豐年自勵, 預示終會豐收。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為人清高有骨氣,舉手投足,口講指畫,都是學問。謙和 中的剛毅,幽默中的哲理,令人心悅誠服。…

slide

(六) 2. 中華文化瑰寶 ( 二)

中華文化瑰寶  ( 二 ) 邵教授建寅先生 中正五年晦明風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洪  文 一九五六年代,邵建寅先生開闢人生新天地,投筆從商,滿腹珠璣,有張良心中計, 陶朱腹中經,一入商界,營運扶搖直上,由針織印染而鋼鐵加工、而大理石廠、而房屋建築 、而土地開發,營商致富,範圍遍及海內外。 我所知只屬皮毛, 十不得一, 他涉足廣闊, 眼高手高,有凌雲之志,握灵蛇之珠,懷荊山之玉,使我心折不己。 人之為善,百善不足,善舉不是無施而有報。 邵建寅教授達則兼善天下,以取之社 會,用諸社會為己律,動輒隱名隱姓捐獻巨款,為善不欲人知。 菲華著名專欄作家江樺先生,在一次聚餐場合披露其得自商總內幕人士透露,邵教授 今年隱名捐獻商總學生流失基金菲幣一百萬元。二個月前,菲華學校聯合會發布新聞,刊登 一位隱名隱姓慈善家捐獻教師福利基金亦菲幣一百萬元,我們深深確信這位慈善家亦非邵教 授莫屬。二零一三年十月八日亦獲有關當局新聞證實確認,只是隱名不露。 一九九九年代,邵教授慨捐巨資興建厦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技術研究院」,冠名 《亦玄舘》,冠冕堂皇。旋又發起成立 「薩本棟教育科研基金會」 紀念恩師。 二零零七年 ,邵教授再捐巨資興建「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大樓」,取名《又玄舘》,可同時容納數千學子 研讀進修,巍然聳立。三捐 「厦門大學校友會辦公樓」,稱《懷賢樓》作為校友之家。大者 如斯,次者舉不勝舉。有陰德者必有阳報,有隱善者必有昭名。邵建寅教授實至名歸,譽滿 天下。 建寅先生同時是中國大陸三家著名重點大學教授; 一九九五年,廈門大學敦聘為教 授;二零零一年,接受山東大學禮聘; 二零零四年,福建師範大學亦然。在文化教育界雖 非空前絕後,已是鳳毛麟角。 邵教授是一位好工匠,不示人以璞,而示人以玉。 教授醉心於中華文化傳承,教學革新,教材提升,師資培養,老師福利及暮年退休照 顧,「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以恕道精神為緯, 以中華文化為經, 並駕齊驅, 同時進行 ,其時已是教育界,文化界巨擘。 這些偉業掩蓋不了他縱橫商場數十載的鋒芒和精心擘畫 的成功史。其實從事教育和營商二者的非凡成果,  對邵教授是不分軒輊, 儒商並行而不 相悖,文教並舉而不相害,兩不相妨, 一樣成功。…

« Previous PageNext Page »